腎病毛孩的早期照護

「慢性腎臟病」為漸進式疾病,患有腎臟疾病的毛孩因腎功能衰退,導致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病狀。

雖然慢性腎臟病不可逆,但如果及早改變生活作息、搭配飲食及治療,還是可以幫助毛孩延緩腎臟功能衰退的速度喔!

最辛勞的器官之一:腎臟

動物的腎臟掌管代謝、水分及離子恆定,不僅勞苦功高且工作量龐大,使它一直高居犬貓慢性疾病的排行榜上。

為了幫助獸醫師與毛爸媽在控制慢性腎臟病時有一個可以參考的依據及追蹤的指標,國際腎臟權益組織(International renal interest society, IRIS)發展出犬貓慢性腎臟病的共識,將此疾病的進程分期。

然而,除了腎臟功能之外,其他系統也會影響IRIS分期評估的指數,且慢性腎臟病影響的範圍非常廣泛又複雜,種種因素導致每隻毛孩的狀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評估時除了參考分期系統外,還是需要由專業獸醫師為毛孩做更全面的考量。

犬貓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分期

前面有提到,除了腎臟功能之外,「脫水」也是導致腎指數異常的因素之一,因此獸醫師會在水合狀態(體內水分含量充足)時,為動物進行抽血檢驗,並做分期的評估。

分期系統依據腎臟相關指數,如血中尿素氮(BUN)、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 CREA)、SDMA及其他檢查,可以分成一到四期,數字越大代表越後期,也表示腎臟病的狀況越嚴重。

相較於CREA,SDMA檢測是更為敏感的指數,在腎臟功能僅失去25%時,SDMA就會上升;而CREA則要等到腎臟功能已經喪失75%才會顯示異常。因此,可同時使用SDMA及CREA,幫助增進腎臟病的早期診斷。

除了使用檢測指數當作參考依據之外,「尿蛋白流失」及「高血壓」亦是慢性腎臟病的次分級,兩者都會影響病程及治療方式。

及早診斷出慢性腎臟病,提供更適當的營養支持

不同階段的慢性腎臟病有不同的治療建議,而控制慢性腎臟病的根本原則是:永續使用。

1、降低血壓、減少腎臟負荷,以延緩腎臟功能的惡化。

2、嚴選蛋白質的攝取,以降低腎臟過濾及代謝的工作量。

3、減少磷的攝取,以減少慢性腎臟病的發展。

然而,對於腎病毛孩來說,「該攝取多少蛋白質」是個非常微妙的問題:一方面希望毛孩的腎臟可以好好休息;一方面又不希望因為蛋白質攝取太少導致毛孩的肌肉量流失、體態越來越消瘦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